能称得上一代名妓的女人,仅仅长的漂亮是不能够。你想啊!在古代的青楼里,更别说是秦淮河边,哪一个女人没有一点姿色,哪一个妓馆里没有一个头牌。一个靠容貌为噱头的企业,老板注重的一定也是姿色。 至于卖弄风骚,讨好嫖客,不过是一门技术而已。没进过青楼的女人,就少有这门技术。而进了青楼的女人,一定要掌握这门技术。这门技术不是天生的,而是学来的。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,就要看你的悟性了。 要想成为一代名妓,重要的是看你的才华。有了才华,你才能变成金子,无论怎样的尘埃,也掩盖不了你的光华。从这一点上看,柳如是就堪称是一代名妓。 一代名妓的柳如是,出生在明朝的万历四十六年。她本姓杨,是浙江嘉兴人。后来,走入青楼,她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柳隐。再后来,因为喜欢辛弃疾的那句诗: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,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柳如是。 柳如是由于家境贫寒,从小就被卖到归家院的青楼。她自幼聪颖绝伦,在吴江盛泽镇归家院名妓徐佛的家里为婢,受其熏染,博览群籍,能诗文,间作白描花卉,秀雅绝伦。 之后,柳如是又被卖入崇祯故相周道登家里,十几岁的柳如是就成了年逾花甲的周道登的侍妾。柳如是年幼明慧,周道登特别的喜欢她,常把她抱在膝上,教以诗词歌赋。 看到此情此景,其他的妻妾,醋意大发。周道登死后,十四岁的柳如是便被其他家人赶出了周家,她被迫下堂而去,成为歌妓。 明崇祯五年,柳如是流落到了松江,与复社、几社、东林党人交往甚密,常常身穿儒服男装与一众文人雅集,纵谈天下大势,并多有诗歌唱和。一代才女,锋芒乍露。 在这期间,柳如是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心仪的男人,陈子龙。那时,只有十五岁柳如是,一瞬间,就被二十五岁俊逸潇洒、文采飞扬的陈子龙所折服;陈子龙也被这个才华照水、丽质天成的小姑娘深深的吸引。 青年才俊的陈子龙,在明清易代之际,以其卓越的才情和出众的文章,以及铮铮的民族气节,成为当时文人的代表。他是江南的风云人物、文坛盟主。 陈子龙虽然满腹才华,只是命运多舛,多次赶考的时候,都被考官所压制,让他心灰意冷。也就在这样的时候,他幸运的遇到了才华横溢的柳如是。 双方一见倾心、情切意笃。这期间,两人长期居住在松江南楼。在一起的时候,两人常常赋诗作对,互相唱和。这也是柳如是有生以来,最轻松愉快的一段时光。 可是,好景不长,陈子龙的元配夫人张氏带着家人闹上了南楼。由于陈子龙家人的极力反对,两个人只好被迫分手。分手之后,柳如是一个人移居到了横云山麓,但是,两个人仍往来唱和频繁。 这样没有方向的生活,柳如是非常的苦恼,她不想过小三的日子,决心离开陈子龙。临走的时候,陈子龙亲自把她送到了嘉善。分别那一刻,两个人是泪流满面。离开松江后,柳如是回到了盛泽。 虽然如此,陈子龙对柳如是仍然是念念不忘。柳如是也没有忘却这段恋情,想念之时,写下了很多的诗词。多年以后,陈子龙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。柳如是听到这样的消息,内心对陈子龙却充满了赞许。因为,这就是她想要的男人的样子。 想起从前,柳如是为陈子龙赋诗一首: 有怅寒潮,无情残照,正是萧萧南浦。更吹起,霜条孤影,还记得,旧时飞絮。况晚来,烟浪斜阳,见行客,特地瘦腰如舞。总一种凄凉,十分憔悴,尚有燕台佳句。 春日酿成秋日雨。念畴昔风流,暗伤如许。纵饶有,绕堤画舸,冷落尽,水云犹故。忆从前,一点东风,几隔着重帘,眉儿愁苦。待约个梅魂,黄昏月淡,与伊深怜低语。 是啊!写的多好啊!想起从前相恋的日子,像暖暖的东风,在心里萦绕。可那一点东风,如今却吹不进我这重叠的窗帘,只能把这断肠的相思,刻在我的眉宇之间。等到黄昏之后,月淡风轻的时候,好让梅花的精灵,捎去我这深深的思念。 柳如是虽然出身于青楼,十几岁的时候,就成了一个老男人的小妾。但,她择婿的要求却是很高。柳如是不看你是不是门阀大户,不看你是不是俊郎帅男,只看你是不是有才华。许多名士向她求婚,都入不了她的法眼。很多人,只能停留在友谊的桥边。 明崇祯十一年,二十岁的柳如是结识了曾做过朝廷礼部侍郎、28岁就得了探花的钱谦益。那一年,明末的大文豪钱谦益,已经五十六岁了。 两人一见面,言谈之中,就开始互相的欣赏。柳如是对东林领袖钱谦益的渊博与文采非常的崇拜,钱谦益也被柳如是显露的才华所折服。两个人刚一接触,感情就开始升温。 明崇祯十四年,五十九岁的钱谦益设大礼迎娶了二十三岁的柳如是,这一场隆重的婚礼,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。但,两个人不顾世俗的目光,终于结为了秦晋之好。钱谦益娶柳如是娶的不是小妾,而是续弦夫人。 烛光里,情浓处,钱谦益赋诗一首: 清樽细雨不知愁,鹤引遥空凤下楼; 红烛恍如花月夜,绿窗还似木兰舟。 曲中杨柳齐舒眼,诗里芙蓉亦并头; 今夕梅魂共谁语?任他疏影蘸寒流。 柳如是莞尔一笑,和诗道: 裁红晕碧泪漫漫,南国春来正薄寒。 此去柳花如梦里,向来烟月是愁端。 画堂消息何人晓,翠帐容颜独自看; 珍贵君家兰桂室,东风取次一凭栏。 为此,钱谦益专门为柳如是建造了“绛云楼”和“红豆馆”,钱谦益对柳如是的宠爱,不羞于古代的帝王。由于柳如是文采风流,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,钱谦益曾戏称柳如是为“柳儒士”。后来,柳如是和钱谦益还生了一个女儿。 无论两个人的爱巢有多美,无论两个人的风雅有多高,但,毕竟是生活在一个国家里。清军入关,崇祯自缢。大明倾倒之后,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。为救国之危难,柳如是支持钱谦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。就任那一天,柳如是戎服控马,与钱谦益并肩前往。 不久,清军又开始大兵南下。兵临城下时,柳如是劝钱谦益与自己一起投水殉国,钱谦益沉思无语。最后,他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,说:“水太冷,不能下”。 那一刻,钱谦益踯躅不前,有了投靠新朝之心。柳如是既恨又怒,奋身跳入池中欲独自殉国,被钱谦益和众人阻拦。生与死,就像一面照妖镜,总能照出心底深处最真实的一面。他是,她也是。他的贪生怕死,她的义无反顾,对比得如此强烈,也如此让人心寒。 接下来,钱谦益便腼颜迎降了。钱谦益降清后,要到北京城任职,柳如是羞于与他同去,留在了常熟的家中。那个曾经笑腼盈盈的小女人,从此,不苟言笑。 钱谦益被清廷封为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,地位之高,堪称如日中天。可这些,柳如是却是不屑一顾。受到柳如是气节和情操的影响,钱谦益常常问心自责。半年之后,他便称病辞归。 清顺治四年,钱谦益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狱。顺治五年,柳如是四处奔走,救出了钱谦益,并鼓励他与尚在抵抗清庭的郑成功等人联系。同时,柳如尽全力资助,慰劳抗清义军。钱谦益降清,本应为后世所诟病,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,而冲淡了人们对他的反感。 清康熙三年,奔波在反清路上多年的钱谦益去世。钱谦益去世后,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,柳如是为了保护钱谦益的家产,竟用缕帛结项自尽而死。恶棍们虽被吓走,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。享年四十六岁。 如诗云: 玉女青楼,多少烟雾锁浓愁。女中丈夫,男人堆里逞风流。笔下才情,诗里锦绣,子龙不敢胜一筹。可恨世情恶,锦鲤各自游。投笔报国,英魂炳千秋。 绿肥红瘦,疏雨总在轻风后。才子佳人,岁月不负终聚首。东林盟主,文坛泰斗,总把如是捧在手。国破气节在,懦夫低一头。情操不改,白绫扣玉喉。 一个在秦淮八艳中排名第一的柳如是,一个才气横溢的女中丈夫,一个气节高尚的巾帼才女,就这样,把她的生命,定格在四十六岁的那一年。这,就是烟花巷里走出来的奇女子。我耳边不禁再次响起: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。 有诗赞道: 生该杨花开满天 情愿柳絮隐尘间 青楼巷里添锦绣 文人雅士气不凡 本应与龙化作凤 终伴谦益舞翩跹 诗词不输君子赋 气节情操更胜男